欢迎光临大通网络!

实施“网游宵禁”能否驱散“网络雾霾”?

国务院法制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正公开征求意见。条例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采取技术措施,限制未成年人连续使用游戏时间和单日累计时间,禁止未成年人每日0:00至8:00期间使用网络游戏服务。2月6日截止征求。

禁止未成年人0-8时打网游重在落实

暴力、色情、迷信、低俗等不良信息、网络游戏,被称为“网络雾霾”,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身心健康方面危害不小。有人把禁止未成年人每日0-8时使用网络游戏服务,形象地称之为“网游宵禁”。

实际上,限制未成年人打网游,帮助其戒除网瘾,健康成长,已成为所有父母的期望,也是全社会的期望与目标。“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0到8时打网游”,这明显是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的。

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将“禁止未成年人0-8时打网游”落实到位呢?这明显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众所周知,但凡是技术手段,都难免会被破解。保护软件被屏蔽怎么防?未成年人冒充成年人怎么防?此外,网络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除了游戏还有其他很多东西。比如当下流行的直播,其中暴力、色情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存在,禁止未成年人0-8时打游戏,他们转而观看不良直播去了,如何鉴别与防范?

总而言之,未成年人受网络负面影响较大,问题在未成年人自控力差。因此,需要禁止未成年人0-8时打网游。但更大的问题,明显依然在于网络本身。所以,净化网络游戏本身,甚至规范网络行为,杜绝暴力、色情等网络负面因素的存在,才是关键!

限制未成年人玩网游 企业责无旁贷

限制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不仅仅是父母的职责,游戏开发者和提供者更是责无旁贷。网络游戏的开发者和提供者完全拥有能力和技术手段,从根源上限制未成年人过度使用该游戏。这既是对“技术越强,责任越大”原则的具体贯彻,也是对网游企业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要求。因此,要求网络游戏提供者充分采取技术措施,限制未成年人连续使用游戏时间和单日累计时间,禁止未成年人在特定时间段使用网络游戏服务相当必要。

一是应对网络游戏做扩大解释,既包括电脑网络游戏,也包括手机网络游戏,还包括微信、QQ游戏等,即全面覆盖可能让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的游戏。二是应让技术限制措施成为网络游戏的强制标准,要求限制措施与网络游戏相伴而生,同时面市。三是应同时包含多个技术措施,实现共同发力,如每款游戏均采取实名制注册并仅限本人使用,每隔三十分钟或一个小时采取视频方式验证使用人,防止假冒他人名义或一人使用多个账号的规避手段。当达到累计时间,或者在0-8时这一禁止时间就关闭游戏通道,限制其登录并使用。

简而言之,必须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让保护未成年人落到实处,避免网络游戏沦为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洪水猛兽,为其提供一个绿色、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让未成年人成为网络的操控者和受益者,而非受害者。

“网游宵禁”可能没想象中厉害

老实说,禁止未成年人每日0-8时使用网络游戏服务(即“网游宵禁”)这种做法并非我们首创,为防止未成年人夜间玩网游,国外就有类似做法。

尽管并没有足够的数据表明,每日0-8时就是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重点时段,但本着对孩子身体负责的态度,禁止在这个时间段里玩游戏,起码那些通宵达旦玩网游的孩子就得准时关机就寝。

既然是“禁止未成年人0-8时使用网络游戏服务”,那么,谁来禁止?如何禁止呢?是孩子的父母吗?这肯定不行,父母要是有这个能力,恐怕这个世界上早就没有沉迷网游世界的孩子了。那么,到底谁能够在零点来临那一刻起,果断准确无误地把未成年人从网络世界中拉回来?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表述,应该是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

所以,“网游宵禁”效果能否实现,取决于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在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权衡之下而采取技术措施的决心和诚意。进一步说,重中之重就在于明确强化游戏平台的责任!可有一点也不能不提,防范身份作弊是个世界性难题。

还要说的是,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网游市场中占主流的是以宣扬暴力文化、鼓吹金钱至上价值观的成人游戏,这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危害。“近一亿未成年人玩家被这类游戏所包围,并且该类游戏还有明显增长的趋势,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因而,如果不能从整体上提升网游产业的绿色度、健康度,“网游宵禁”则意义不大。